• QQ
  • WX
量身定制真正属于自己的幼教品牌,帮助有梦想的园长定制品牌15年
孵化品牌200多家,区域集团20多家,品牌资产过亿元
>方法
View
园道方法论|微回答:贾亚辉回答“新样态式”校园文化的20个疑问(上)
日期:2022-03-30 阅读:351

图片


—园道导读—


幼儿园从过去粗放式经营、奢华式装修、策略式营销的阶段,已经过渡到内涵式发展的新进程。建设“有人性、有温度、有故事、有美感”的校园文化成为办园者的治园之本。


图片


园道伙伴咨询公司贾亚辉老师用十年的咨询经验,提炼出一整套“方法论”,在园道伙伴公众号发布了《校园文化建设方法论》的部分精华内容之后,引发了众多园长的积极阅读。


同时,也有很多园长向贾老师提出了问题。本周,我们将针对大家提出的共性问题的20条,让贾老师用文字的方式给大家展开解读。因为文字局限性的原因,本次解读只能是“微回答”,贾老师将会在下周组织一场直播课程,详细解读大家提出的各项问题。


图片






01.

为什么要建设校园文化?

百年名校·文化立品


过去的幼儿园比拼的是硬件、是奢华的装修、是功能室的健全。随着国家对幼儿园的多次调控,普惠化发展成为幼儿园的主旋律,收费标准、建设标准、场地规范都成了“标配”,如何彰显个性化?唯有办园理念的文化差异。


图片


图片


优质的校园文化,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教育创新;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优质发展;有助于促进幼儿园的特色建立;有利于促进幼儿园的课程改革的系统性;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职工精神境界提升。




02.

新样态式校园文化有何特征?

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

所长陈如平


2016年,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陈如平,提出了新样态学校建设的主要特征,总结为如下几点——

图片


1.建设标准:要建设“一所学校一个样,各个学校不一样,学校要有学校样”的新样态学校文化体系。

2.五大特征:

  具备内生性:是从园所内部提炼而来的文化

  具备认同性:不是某个人的文化,是团队公认的文化

  具备私有性:是专属自己的文化,不是抄来的文化

  具备完整性:系统而完整的文化,不是东拼西凑的

  具备传播性:管用100年,历久弥新,越久越香

3.四大标准:有人性、有温度、有故事、有美感




03.

建设校园文化有没有理论模型可以参考?

没有|校园文化≠企业文化


搜遍全网,没有找到校园文化的建设模型。也许咱们这个行业的文化建设是一个相对小众化的吧,无奈,有些校园文化建设的公司只能搬抄企业文化的“洋葱”理论模型来应用。


图片


企业文化是以“企业盈利治理体系”作为原动力来设计的文化。其“洋葱”的内核是以盈利为导向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的精神驱动文化,以此向外是保障精神文化落地的制度文化、行为文化和物质展现层文化。


作为一家教育院校,我们的文化的核心原动力肯定不能定义成以盈利为目的,我们也不能以盈利为原点来设计我们的精神文化。

图片


所以园道认为,一味的搬抄企业文化的“洋葱模型”做校园文化肯定是行不通的,我们需要创新,我们需要研究校园文化的本源,找到属于教育本身的文化模型。




04.

幼儿园基业长青的秘密是什么?

文化的根深叶茂


园道伙伴在“新样态学校”的理论基础上,结合多年对幼儿园品牌和文化的研究,发现现在的很多幼儿园(学校)都是在走一种“旧样态”。


这种旧样态在办园理念中表现的尤为明显。首先,幼儿园的文化大多数是“千篇一律型”的理念,比如——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;其次多是“东拼西凑”的文字,谁家墙上的文化好,就拿来一句,东拼西凑,凑成自己的文化;再者就是“浅显概括”的表达,没有深度挖掘文化的内涵。这样做出的文化,出现了一种现象,老师不敢对外自信的讲(是因为老师觉得这不是我们自己的文化),最终导致文化仅仅成为墙上的标语。


图片


这就是文化定义中的“泛文化”,而真正的文化应该是“亚文化”,是特指某一群体和个体的文化。


图片


从2017年到2021年,园道伙伴完成了100家幼儿园园本文化的设计,从中总结出一套基础教育行业校园文化的提炼方法,最终,校园文化“树状”理论模型问世。



05.

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面是什么?

内生性和私有化


我们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面要追逐“内生性”和“私有化”两种特质。

首先,我们来聊一下“私有化”的问题。校园文化的建设大家首先想到的是“找名校”的文化来复制,认为名校之所以称之为“名校”,是因为他们的文化一定是经得起推敲的,但是我们不这么认为,如果这样想,我们的文化建设就应该是“好好学习,天天向上”、就应该是“一切为了孩子,为了孩子的一切”。


这样的文化是不是任何一所学校都能用的文化?这样的文化能表现我们学校的特征吗?显而易见是不能的,这是“大众文化”、是“泛文化”,我们需要做的是“私有化”的文化,这种文化被称之为“亚文化”。


图片


我们再来谈一下“内生性”的问题。很多学校(幼儿园)文化建设完后,老师不敢说,为什么?是因为老师觉得这样的文化不是我们的,与我们学校(幼儿园)没有关系,这样的文化老师自然不敢表达。所以,我们认为文化一定要具备私有化特征,也就是说这样的文化是基于我们园所本身提炼的文化。



06.

什么样的校园文化能用100年?

源于校园母体产生的文化


要解决文化是自身的文化,不是空洞的文化,或者是找到我们所说的属于这是学校的“亚文化”,首要的前提就是找到文化的母体。


图片


园道常说,如果说校园文化建设是种树,我们首要的前提就是“选种子”。如果我们非要在寒冷的东北种一棵香蕉树,在自然环境下那是无法成活的,我们要因地制宜选择我们的种子,要充分考虑它的适应性和环境。中国有句谚语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如果你非要种一颗瓜的种子,让它结出豆的果实来,那是不切合实际的。


图片


决定种子是否能够生根发芽,长出参天大树的根本原因,不是地表以上,而是地表以下的土壤情况。所以,在园道做校园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寻根溯源,我们要找到园本文化的适应性“土壤和微生物”,只有这样做出的文化才是自己的文化,这样的文化才“能用100年”。



07.
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体”?

方法1:从办园特色中寻找文化


图片


图片




08.
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体”?

方法2:从传统历史中凝结文化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

09.
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体”?

方法3:从地理人文中演绎文化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
10.

如何挖掘“文化母体”?

方法4.从园名意蕴中发现文化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图片






《让文化发声,让校园更美》

建设“新样态式”校园文化的20个疑问

后10个疑问将于下一期发布

(关注园道伙伴,持续更新)




图片



上一篇: 园道方法论|谈:《幼儿园课程体系图景》搭建的意义与价值

下一篇: 园道方法论|论:文化在营销中的巨大价值!揭秘托幼机构“开园即满园”的幕后秘密